第二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
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,供给和需求将趋于均衡,同时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和产量。价格和数量依赖于供给和需求的特定特征。而且,价格和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依赖于需求与供给对其他经济变量,如总体经济活动和劳动成本等的反应方式。
供给和需求
供给曲线(supply curve)描绘在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,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与该商品价格之间关系。
除了价格外,供给量还依赖于生产成本,如工资、利息、原材料成本等。当这些因素变化时,供给曲线就会移动。
供给的变动(change in supply)描述供给曲线的移动;
供给量的变动(change in the quantity supplied)描述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。
需求曲线(demand curve)描述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。
除了价格外,消费者意愿购买的商品数量还与收入等有关。
需求的变动(change in demand)表示需求曲线的移动;
需求量的变动(change in the quantity demanded)表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。
替代品(substitutes):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的两种商品。
互补品(complements):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的两种商品。
市场机制
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处的价格与数量即均衡或市场出清价格(equilibrium or market-cleaning price)
市场机制(market mechanism)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,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。
过剩(surplus):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形;短缺(shortage):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形。
只有在市场至少大体上是竞争性的情况下才可以运用供给-需求模型。此时买者和卖者都几乎没有市场势力(market power),几乎没有能力去独自影响市场价格。
市场均衡的变动
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动,从而形成新的均衡。
供给和需求的弹性
需求的价格弹性(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):商品价格上升1%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。
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是负数。当价格上涨,需求量一般会下降。
当价格弹性的大小(绝对值)大于1时,认为需求是富有价格弹性的(price elastic),小于1则认为需求是缺乏价格弹性的(price inelastic)。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取决于商品找到替代品有多容易。
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在短缺时价格上升较快。
线性需求曲线(linear demand curve)是为一条直线的需求曲线。
随着价格与数量的变化,需求的价格弹性沿着曲线而变化。在靠近顶端处,价格很高,数量很少,弹性很大;反之弹性很低。
对于需求曲线上的某一点,$\Delta Q/ \Delta P$为斜率的倒数,因此曲线的斜率越抖,需求的弹性越小。图为两种极端,完全弹性的需求(infinitely elastic)和完全无弹性的需求(completely inelastic)。前者消费者不接受价格的变动,后者消费者不关注价格。
需求的收入弹性(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):由于收入上升1%而导致的对某一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百分比。
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(cross-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):某一种商品价格增加1%而导致的另一种商品需求数量变动的百分比。
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值为正,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。
供给的价格弹性(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):商品价格上升1%所导致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。
需求的点弹性(point elasticity of demand):需求曲线上某个特定点的价格弹性。
需求的弧弹性(arc elasticity of demand):在某一个价格区间上计算的价格弹性。
短期弹性与长期弹性
短期的需求供给曲线与长期曲线截然不同。
消耗品的长期需求比短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。因为人们需要较长时间去改变消费习惯。例如咖啡,汽油。
大宗耐用品(durable)的短期需求比长期需求富有价格弹性。消费者拥有的商品总量比年产量要大很多,拥有总量的微小变化可以引起购买水平的大幅度变化。例如汽车,冰箱。
长期和短期的收入弹性也不相同。对大多数商品和服务,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现为长期大于短期。对于耐用品来说,短期需求收入弹性要大于长期收入弹性。
周期性行业(cyclical industry):销售量波动会放大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与国民收入的周期性变化的行业。由于对耐用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短期变化剧烈波动,这些行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很大。
长期和短期的供给弹性也不同。
大多数产品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远大于短期的供给价格弹性。因为在短期,厂商面临生产能力约束(capacity constraints)。
有些商品的短期供给比长期供给富有弹性。这类商品是耐用的,在价格上升时可以作为供给的一部分而被重复利用。例如金属的再生供给。价格上升时,随着优质废铜的减少,再生供给会越来越少。
理解并预测市场条件变化的后果
计算线性需求和供给曲线:通常根据某点的坐标及弹性来计算。
根据需求和供给曲线的移动,确定新的均衡。
政府干预的后果:价格干预
政府设置的最高限价(ceiling price)会导致超额需求(excess demand)的产生。